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4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益生元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益生元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效果,为开发安全、有效的预防和辅助治疗胃癌的药物奠定基础,并为益生元的有效应用打开新思路.方法 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在不同时间对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4种益生元对BGC-823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抑制效果基本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但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的作用在48h和72h差别不大.在这4种益生元中,大豆低聚糖的抑制效果最强,低聚木糖次之,低聚果糖、低聚甘露糖的抑制效果较弱.作用48h、72h达到对BGC-823细胞半数抑制率的大豆低聚糖的浓度是100ms/ml左右;作用72h时达到对BGC-823细胞半数抑制率的低聚木糖浓度在100~125mg/ml;而125mg/ml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处理胃癌BGC-823细胞72h,均未达到50%的抑制率.结论 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蔡沂  凌磊  孙旭  蔡永萍  林毅 《激光生物学报》2009,18(6):782-785,793
以小水榕根尖为材料,通过取材时间,8-羟基喹啉、饱和对二氯苯2种药剂预处理,并以细胞中有丝分裂相的数目、染色体的清晰度、分散程度为指标,探索出适于小水榕染色体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小水榕有丝分裂中期在一天的16:00达到高峰期,取样时间确定在16:00.饱和对二氯苯水溶液预处理2 h,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 h,1 mol/L盐酸60 ℃水浴中解离3 min~4 min,并以醋酸洋红染色效果较好.小水榕核型为2 n=2 x=30=12 m+14 sm+4 st,属于"2B"类型.  相似文献   
33.
2株具抗菌活性的稀有放线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了一批放线菌菌株,通过对其进行了抗茵活性筛选,发现菌株45725具有较好的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菌株06-2230具有较强的抗绿脓杆菌活性。菌株45725和06-2230在酵母-麦芽膏琼脂(ISP2)、燕麦琼脂(ISP3)、无机盐淀粉琼脂培养基(ISP4)、葡萄糖天冬素琼脂培养基(ISP5)和马铃薯培养基(PDA)上生长良好,基生菌丝丰富,无气生菌丝。2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值7.0~7.5。综合2株菌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DNA—DNA杂交结果,菌株45725和06—2230分别是多形态放线菌属的2个不同种。  相似文献   
34.
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有助于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及其群落构建机制研究。以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厚度(LT)、比叶面积(SLA)和木材密度(WD)4个功能性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结合方差分解方法对其在种内和种间尺度的变异程度和相对贡献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零模型方法探讨驱动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构建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1) LDMC,LT,SLA和WD这4个性状在种内和种间水平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幅度,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但种内变异亦不容忽略。(2)零模型检验表明,将种内变异纳入考虑的环境过滤检测得到改善,基于个体性状值的尺度考虑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是必要的。(3)对于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环境过滤作用确实是群落构建的重要驱动机制,与相似性限制作用和随机作用共同塑造了以青冈为优势物种的群落构建。  相似文献   
35.
单独以赤霉素(GA)处理或与HO.1诱导物高铁血红素(Ht)和CO水溶液组合处理均导致小麦糊粉层中血红素加氧酶(H0)活性的提高,同时仪-淀粉酶基因表达和α-淀粉酶活性也明显受诱导;用HO-1专一性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IX)预处理6h后,上述效应部分受阻断。这暗示HO可能参与GA诱导的α-淀粉酶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6.
昆虫细胞免疫反应中的吞噬、集结和包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姗  凌尔军 《昆虫学报》2009,52(7):791-798
细胞免疫是昆虫天生免疫系统中很重要的部分, 包括了由血细胞介导的一系列吞噬、 集结和包囊等作用。本文讨论了近年来在昆虫细胞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参与昆虫细胞免疫的血细胞类型, 识别外来异物的受体因子, 影响免疫活性的一些酶和化学物质等。另外还就吞噬模式, 以及集结和包囊过程中粘附态细胞的形成等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7.
正己醇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可降解正己醇的真菌菌种,分别以苹果园土壤、苹果渣、苹果酒醪和醋醅为分离源,采用富集培养和紫外线定向诱变,得到了两株能在pH3.8-4.0的条件下降解正己醇的真菌菌株TF和TM。菌株TM和TF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对4.0mg/mL正己醇的降解率分别为45.60±5.43%和23.82±9.27%,与对照在α=0.01水平上差异显著。结合形态学特征及26S rDNA D1/D2区(菌株TM)和ITS区(菌株TF)序列分析,对两株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TM属于地霉属Geotrichum,菌株TF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有性型Galactomyces geotrichum)。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国产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国产伏立康唑治疗6例发生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例患者中,有效4例,其中完全反应3例,部分反应1例。1例用药第6天出现低钾血症。结论国产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9.
为了评估目前常用的去白细胞滤器去除血液成分中人巨细胞病毒( HCMV) 的效果, 我们在献血员中筛选获得HCMV-IgG、pp65 皆阴性的血液,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 将HCMV 感染的人成纤维细胞与PBMC 共培养, 感染HCMV 的PBMC 经抗人成纤维抗体和抗CD45 磁珠2 次分选纯化后, 将CD45 + 单核细胞加回原全血中, 建立HCMV 潜伏感染的模型, 再用去白细胞滤器过滤。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PCR) 定量测定过滤前、后血液样本中的病毒载量, 残留成纤维细胞所含的HCMV 通过定量反转录PCR( RT - PCR) 扩增脯-4-羟化酶exon12a mRNA 来校正。结果显示, 使用去白细胞滤器后, 每单位( 200 ml) 全血血液中, 白细胞的去除率为99. 98% 。全血中平均HCMV 病毒载量从3 742 拷贝/ μl 降至22. 57 拷贝/ μl, 降低2. 50 log10 , 说明去白细胞滤器虽然可明显减少全血中HCMV 病毒的载量, 但并不能完全去除病毒。  相似文献   
40.
河鲈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河鲈(Perca fluviatilis)早期生活史和发育生物学,采用体视解剖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测量、描述、绘图的方法,连续观察了6个批次河鲈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发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在水温8~13℃时,胚胎期约需265h,有效积温2540~2880℃.h;水温11~13℃时,卵黄囊期约需6d,有效积温1750~2120℃.h;(2)辐射状次级卵膜将受精卵连成长带形单层网片状,每个胚胎周围有6个胚胎,排列很有规则。胚胎卵黄囊表面有一个大圆形油球。出膜前期可见眼球色素、胸鳍突起;(3)胚胎出膜的不同步主要是由于出膜前期长短不一和孵化水温较低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